反酸指的是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酸性物质的现象。这一问题看似平常,实则可能对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从生理机制来看,正常情况下,食管和胃之间有一道“阀门”,即食管下括约肌,它能防止胃内容物反流。但当这道“阀门”功能出现异常时,就容易引发反酸。

多种因素会导致反酸。饮食方面,过多食用辛辣、油腻、酸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柠檬等,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反酸的几率。咖啡和酒精也会使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让胃酸更容易反流。生活习惯上,暴饮暴食、饭后立即平躺或弯腰,会使胃部压力增大,促使胃酸反流。此外,肥胖人群由于腹部脂肪堆积,腹内压力升高,也会对食管下括约肌造成压力,引发反酸。
反酸不仅会带来烧心、口苦等不适感觉,还会对身体造成诸多危害。长期反酸会损伤食管黏膜,引发食管炎,导致吞咽困难、胸痛等症状。胃酸反流到咽喉部,会刺激咽喉黏膜,引起咽喉炎,出现声音嘶哑、咳嗽等问题。严重的反酸还可能导致牙釉质腐蚀,影响牙齿健康。
判断是否反酸,可根据自身症状。如果经常感到烧心,即胸骨后有烧灼感,尤其是在饭后或夜间,这很可能是反酸的表现。口腔中常有酸味或苦味,也是反酸的典型症状。此外,如果出现吞咽困难、胸痛等症状,也需要警惕是否是反酸引起的。若症状频繁出现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通过胃镜、24小时食管pH监测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要缓解反酸,首先要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减少辛辣、油腻、酸性食物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饭后适当活动,不要立即平躺。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15 - 20厘米,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胃酸反流。同时,要控制体重,避免穿紧身衣物。症状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酸药、抑酸药等药物进行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也有助于缓解反酸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