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位于口咽部的两侧,左右各一。从大体位置来说,张开嘴巴,压低舌头,在咽喉两侧可以看到一对类似椭圆形的组织,这就是扁桃体。它处于咽峡的侧壁,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的扁桃体窝内。这个位置使得扁桃体能够在人体呼吸和吞咽过程中,较早地接触到进入口腔和咽喉的病原体,从而发挥免疫防御作用。

正常情况下,扁桃体表面光滑,色泽与周围组织相近,多呈现淡红色。其大小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儿童时期扁桃体相对较大,这是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正在发育中,扁桃体承担着较为重要的免疫功能。正常扁桃体的表面有一些细小的隐窝,这些隐窝就像一个个小口袋,可以容纳一些脱落的上皮细胞、淋巴细胞以及食物残渣等。隐窝的深度和数量也存在个体差异,但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不适。此外,正常扁桃体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质地柔软,用压舌板轻触时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或异常感觉。
当扁桃体发炎时,外观会发生显著的变化。首先,颜色会变得更红,这是由于炎症导致局部血管扩张,血液流量增加所致。发炎的扁桃体通常会肿大,严重时甚至会堵塞部分咽腔,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呼吸不畅等症状。表面的隐窝可能会被脓性分泌物堵塞,形成一个个白色或黄色的斑点,这些脓性分泌物是由细菌、白细胞和坏死组织等混合而成的。此外,发炎的扁桃体质地会变硬,触摸时会有明显的疼痛感,患者自身也会感觉到咽喉部疼痛、灼热,有时还会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扁桃体肥大是一种常见的情况,可分为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生理性肥大常见于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逐渐缩小。病理性肥大则通常与反复的炎症刺激有关。肥大的扁桃体体积明显增大,可能会超出腭舌弓和腭咽弓的范围,甚至双侧扁桃体相互接触,形成所谓的“接吻扁桃体”。肥大的扁桃体可能会影响呼吸,导致患者在睡眠时出现打鼾、呼吸暂停等症状,长期如此还可能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此外,肥大的扁桃体还可能会影响吞咽功能,使患者在进食时感觉有异物感或梗阻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在某些疾病的影响下,扁桃体可能会出现萎缩。萎缩的扁桃体体积变小,表面变得凹凸不平,色泽也会变淡,可能呈现灰白色。隐窝会变浅、变少,甚至消失。萎缩的扁桃体免疫功能也会相应减弱,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下降。不过,萎缩的扁桃体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不适症状,但如果之前存在慢性炎症,萎缩后仍可能残留一些轻微的不适感,如咽喉部的干燥、瘙痒等。在检查时,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扁桃体的大小、形态和质地等特征,判断其是否处于萎缩状态。
(本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