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鼻腔内壁溃烂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清洁鼻腔。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生理盐水具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能够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灰尘以及可能存在的细菌等。清洗时,可借助专门的鼻腔清洗器,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将适量的生理盐水注入一侧鼻腔,让其从另一侧鼻腔流出,这样可以反复冲洗多次。在清洗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对溃烂的内壁造成进一步损伤。每天清洗次数可根据鼻腔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2 - 3次。这样做不仅能保持鼻腔的清洁,还能为后续的治疗创造良好的环境。

许多因素会刺激鼻腔内壁,加重溃烂情况。要尽量避免接触刺激性的气体,如烟雾、化学气体等。在雾霾天气或者空气污染严重时,外出应佩戴口罩,减少有害颗粒和污染物进入鼻腔。同时,也要注意不要频繁用手抠鼻子,手上携带大量细菌,抠鼻容易导致细菌感染,使溃烂面积扩大。此外,饮食方面也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使体内火气上升,进而加重鼻腔的炎症。应该多吃一些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它们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促进鼻腔内壁的修复。
药物治疗是促进鼻腔内壁溃烂愈合的重要手段。可以使用一些外用的药膏,如红霉素眼膏等,涂抹在鼻腔内壁溃烂处。这类药膏具有消炎、滋润的作用,能够防止溃烂处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涂抹时,可使用干净的棉签,将药膏均匀地涂抹在患处。同时,还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口服一些消炎药物,以消除鼻腔内的炎症。不过,药物的使用一定要遵循医嘱,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使用,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干燥的环境会使鼻腔内壁的溃烂情况更加严重,因此保持鼻腔湿润非常重要。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尤其是在干燥的季节或者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里时。一般来说,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40% - 60%较为适宜。此外,也可以使用滴鼻剂来保持鼻腔湿润,如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等。滴鼻剂能够滋润鼻腔黏膜,缓解干燥不适的症状。使用滴鼻剂时,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避免药液流入喉咙引起不适。
如果鼻腔内壁溃烂的情况持续不愈或者出现加重的迹象,如疼痛加剧、出血增多、伴有发热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专业的检查设备,如鼻内镜等,详细了解鼻腔内部的情况,确定溃烂的原因和程度。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血常规等,以排除全身性疾病的可能。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复诊,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