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并非简单的服药过程,它涉及到一系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药物流产之前,首先要确认自己是否适合。一般来说,药物流产适用于怀孕 49 天以内的女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符合孕周的女性都能进行药物流产,还需要排除一些禁忌情况。比如,患有内分泌疾病、肝或肾功能异常、各种器官的良性或恶性肿瘤、血液病或血栓性疾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女性不适合药物流产。此外,带宫内节育器妊娠、可疑宫外孕的女性也不能进行药物流产。所以,在决定药物流产前,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 B 超检查确定孕周和妊娠位置,以及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药物流产。

药物流产通常需要服用两种药物,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一般需要空腹或进食 2 小时后服用,服用后禁食 1 - 2 小时。服药期间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用,不能自行增减剂量或漏服。在服用米非司酮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乏力、下腹痛、阴道少量出血等症状,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药物反应。如果出现严重的呕吐,导致药物吐出,需要及时告知医生,看是否需要补服。而米索前列醇需要在医院内服用,服用后要留院观察 6 小时左右。服用米索前列醇后,会出现子宫收缩、腹痛加剧,随后可能会排出妊娠物。在观察过程中,医生会密切关注阴道出血情况、妊娠物排出情况以及生命体征等。如果出现大量出血、剧烈腹痛等异常情况,医生会及时进行处理。
药物流产后,身体比较虚弱,需要充分的休息和护理。流产后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一般建议休息 2 周左右,期间要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和长时间站立。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巾和内裤。流产后一个月内要禁止性生活和盆浴,以免引起感染。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促进身体恢复。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此外,流产后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药物流产后会有阴道出血的情况,一般出血量会逐渐减少,出血时间大约在 1 - 2 周左右。在出血期间,要密切观察出血的量、颜色和性状。如果出血量多于月经量,或者出血时间超过 2 周仍未干净,可能是流产不全、子宫收缩不良或感染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可以通过 B 超检查来确定子宫内是否有残留组织。如果有残留,可能需要进行清宫手术。此外,如果出血伴有异味、发热、腹痛等症状,也提示可能存在感染,应及时就医治疗。在观察出血情况时,要做好记录,包括每天的出血量、出血颜色等,以便向医生准确描述病情。
药物流产后,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进行复查。一般在流产后 1 - 2 周需要到医院进行第一次复查,主要检查子宫恢复情况和是否有残留组织。如果复查结果正常,在流产后一个月左右还需要进行第二次复查,了解月经恢复情况和生殖系统的整体恢复情况。此外,药物流产后恢复排卵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在流产后 2 - 3 周左右就可能恢复排卵。所以,在流产后恢复性生活时,一定要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避免再次意外怀孕。可以选择使用避孕套、口服短效避孕药等避孕方法。不建议在流产后短期内再次怀孕,最好在流产后 3 - 6 个月后再考虑怀孕,以确保子宫和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