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是一种常见的足部或手部疾病,当甲沟炎已经流脓时,意味着感染已经较为严重。这时候,患者首先要做的是避免惊慌,保持冷静,因为及时且正确的处理能够有效控制病情。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加重疼痛,还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骨髓炎等。所以,了解正确的应对方法至关重要。

当发现甲沟炎已经流脓,第一步就是进行初步的清洁与消毒。准备一盆温热的淡盐水,将患指或患趾浸泡在其中15 - 20分钟。盐水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能够帮助清洁伤口表面的脓液和污垢。浸泡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轻轻擦干。接着,使用碘伏对患处进行消毒。碘伏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对皮肤刺激性小,能够有效杀灭多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消毒时要注意从伤口中心向外周擦拭,确保消毒范围覆盖整个感染区域。消毒后,让伤口自然晾干,避免马上包扎,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在完成初步清洁与消毒后,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选择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这些抗生素软膏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炎症反应。涂抹时要注意用干净的棉签将药膏均匀地涂抹在患处,厚度适中,不要过厚或过薄。除了外用药物,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还会建议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药物等。口服抗生素能够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感染部位,从内部杀灭细菌,增强治疗效果。但在使用口服抗生素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用,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药物治疗后,需要对伤口进行正确的包扎。选择透气性好的纱布或创可贴进行包扎。透气性好的敷料能够让伤口保持干燥,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包扎时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局部缺血缺氧,加重疼痛和感染。如果是手指甲沟炎,包扎后要注意避免手指过度活动,防止包扎的纱布或创可贴移位,影响伤口的保护和愈合。如果是脚趾甲沟炎,尽量选择宽松的鞋子,避免鞋子对伤口造成挤压。同时,要定期更换包扎的敷料,一般每天更换一次,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如果经过上述处理后,甲沟炎流脓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或者出现了发热、疼痛加剧、肿胀范围扩大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对伤口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对于一些严重的甲沟炎,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引流、拔甲等。切开引流是将脓肿切开,排出脓液,减轻局部压力,促进炎症的消退。拔甲则是在感染严重且指甲已经严重变形或嵌入肉中的情况下采取的措施。手术后,患者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定期换药,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沾水,防止再次感染。
在治疗期间和康复后,都要注意日常护理与预防。保持手足的清洁卫生,勤洗手、洗脚,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修剪指甲时要注意方法,不要剪得太短,指甲两侧的角不要剪得太深,以免新长出来的指甲嵌入肉中。选择合适的鞋子和手套,避免过紧或材质过硬的鞋子和手套对指甲周围的皮肤造成摩擦和挤压。此外,要加强营养,增强身体免疫力,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肉类、蛋类等。通过这些日常护理和预防措施,可以降低甲沟炎的复发几率,保护手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