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会听到“淋巴结”和“淋巴结节”这两个词,很多人会认为它们是一回事,实际上并非如此。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它就像一个个“小卫士”,分布在全身各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正常情况下,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2 - 0.5厘米之间,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不易触及。比如,我们在体检时,医生有时会用手触摸颈部的淋巴结,来初步判断是否有异常。它的主要功能是过滤淋巴液、清除细菌和异物、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等,对人体的免疫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淋巴结节其实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医学术语,它更像是一个通俗的说法。一般来说,当淋巴结受到各种因素的刺激,如感染、肿瘤等,发生肿大、增生等变化时,就可能被称为淋巴结节。例如,当我们患上感冒、扁桃体炎等疾病时,颈部的淋巴结可能会因为炎症刺激而肿大,这时就可以说出现了淋巴结节。
从本质上讲,淋巴结是人体正常的组织结构,而淋巴结节是淋巴结发生病变后的一种表现。正常的淋巴结对人体有益,维持着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而淋巴结节则可能提示身体存在某些问题。另外,在触感上,正常淋巴结通常难以察觉,而淋巴结节如果比较大,可能会被摸到,并且可能会有疼痛、质地变硬等表现。
要准确区分淋巴结和淋巴结节,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感觉。如果发现身体某个部位有肿块,怀疑是淋巴结或淋巴结节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通过触诊,了解肿块的大小、质地、活动度等情况,还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CT等检查,必要时会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比如,一位患者发现颈部有肿块,自己无法判断是正常淋巴结还是异常的淋巴结节,到医院检查后,通过超声发现是由于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节肿大。
对于正常的淋巴结,我们无需特殊处理,平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维持其正常功能。如果出现了淋巴结节,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是炎症引起的,一般通过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后,淋巴结节会逐渐缩小;如果是肿瘤等原因导致的,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抗肿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