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检查在医学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反映肝脏等器官的健康状况。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转氨酶水平升高。常见的转氨酶有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检查转氨酶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肝脏是否受到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还能辅助诊断一些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

在进行转氨酶检查前,有诸多准备事项需要注意。首先,饮食方面,检查前三天应保持清淡,避免食用过于油腻、高蛋白的食物,更不能饮酒。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影响肝功能,导致转氨酶的短暂升高,从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大量饮酒后,酒精在肝脏代谢,会对肝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使转氨酶升高。其次,作息要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剧烈运动。熬夜和剧烈运动可能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进而导致转氨酶波动。最后,检查当天需要空腹抽血,一般要求禁食8 - 12小时。如果进食后抽血,血液中的成分会发生变化,可能干扰检查结果。
选择合适的检查机构对于确保转氨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正规的医院是不错的选择,大型综合医院通常拥有先进的检查设备和专业的医护人员。这些医院的检验科会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例如,三甲医院的检验科,其检测设备和技术都处于较高水平,能够为患者提供准确的检查报告。此外,专业的体检中心也是可以考虑的。一些知名的体检中心,服务较为周到,检查流程也比较规范。在选择时,可以查看其是否具备相关的资质认证,了解其口碑和评价。同时,还可以咨询身边做过检查的人,获取他们的经验和建议。
转氨酶检查一般通过抽血的方式进行。当到达检查机构后,首先要前往挂号处挂号,可以选择内科、肝病科等相关科室。挂完号后,到相应科室找医生开具检查单。医生会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如近期的身体状况、是否有疾病史等。拿到检查单后,前往检验科缴费并进行抽血。抽血时,护士会先对抽血部位进行消毒,一般选择手臂的肘部静脉。然后用注射器抽取适量的血液,整个过程通常比较迅速,可能会有轻微的刺痛感。抽完血后,用棉球按压止血几分钟。之后,血液样本会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实验室技术人员会使用专业的仪器和试剂,对血液中的转氨酶含量进行测定。
抽血检查后,要注意保护好抽血部位,避免沾水,防止感染。按压止血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揉搓抽血部位,以免形成淤血。在饮食方面,可以恢复正常饮食,但仍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等待检查结果出来后,要认真解读。一般来说,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在0 - 40U/L,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在0 - 37U/L。如果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内,通常表示肝脏目前没有明显的损伤。但如果转氨酶值超出正常范围,也不必过于惊慌。因为一些非病理性因素,如前面提到的饮酒、熬夜等,也可能导致转氨酶的短暂升高。此时,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原因。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其他检查结果,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