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自测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检测方式,能让人们在家中自行检测是否感染病毒。在进行核酸自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首先,要购买正规渠道的核酸检测试剂盒,确保其质量可靠。仔细查看试剂盒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避免使用过期产品。同时,准备好干净的桌面、纸巾、计时器等物品。在进行检测前,要洗净双手,最好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清洗,时间不少于 20 秒,以防止手上的细菌或病毒污染检测样本。此外,要选择一个相对安静、清洁、通风良好的环境进行检测,避免在人员嘈杂、灰尘较多的地方操作,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打开试剂盒,取出采样拭子。在采样时,头部微微后仰,嘴张大,发出“啊”的声音,充分暴露咽喉部位。将采样拭子越过舌根,在两侧扁桃体及咽后壁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 3 次,然后迅速将拭子放入采样管中。注意在采样过程中,不要触碰口腔内其他部位,避免污染拭子。如果是鼻拭子采样,要将拭子缓慢插入一侧鼻孔,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当感到轻微阻力时,停留片刻,然后轻轻旋转 3 - 5 圈,再取出拭子放入采样管。另一侧鼻孔同样操作。采样完成后,要尽快将采样管密封好,防止样本泄漏。
将采样后的拭子在采样管中充分旋转、挤压,使样本尽可能地溶解在保存液中。一般需要旋转挤压至少 30 秒,确保样本与保存液充分混合。然后,将采样管盖上盖子,用力摇晃 15 - 20 秒,使样本均匀分布在保存液中。之后,将采样管垂直静置 1 分钟,让可能存在的杂质沉淀下来。在处理样本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液体溅出,防止污染周围环境和自身。
取出检测卡,将其平放在干净的桌面上。用滴管吸取适量的样本保存液,垂直滴入检测卡的加样孔中,一般滴入 3 - 4 滴即可。注意滴入的液体量要适中,不要过多或过少,以免影响检测结果。滴入样本后,开始计时,等待 15 - 20 分钟读取结果。在等待过程中,不要移动检测卡,避免检测卡受到震动或晃动,同时要保持检测环境的稳定,避免温度、湿度等因素的突然变化影响检测结果。
当计时结束后,观察检测卡上的显示结果。如果 C 处和 T 处均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无论 T 处条带颜色深浅,均为阳性结果;如果只有 C 处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T 处未显示条带,则为阴性结果;如果 C 处未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无论 T 处是否显示条带,结果均无效,需要重新进行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要立即向当地社区或相关部门报告,并按照指引进行隔离和进一步的检测;如果结果为阴性,要将使用过的试剂盒等物品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避免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和病毒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