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烧是身体发出的一种强烈信号,意味着体内可能正在经历某些异常状况。正常人体的体温相对稳定,一般保持在36℃ - 37℃之间(腋窝测量)。当体温持续高于38.5℃,并维持较长时间,就可被定义为持续高烧。这种情况不仅会让患者感到身体不适,还可能对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

感染是导致持续高烧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在体内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使体温升高。例如,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患者常常会出现高热、头痛、乏力等症状,体温可高达39℃甚至更高,且持续数天不退。此外,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结核菌引起的肺结核等疾病,也都可能导致持续高烧。这些感染性疾病通常还会伴随其他症状,如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等,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一般可以明确病因。
除了感染因素外,还有许多非感染性因素也可能导致持续高烧。自身免疫性疾病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原因,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在这些疾病中,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体温升高。恶性肿瘤也是引起持续高烧的一个潜在原因,肿瘤细胞会释放一些细胞因子,影响体温调节,导致发热。此外,中暑、药物热等情况也可能导致持续高烧。中暑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身体散热困难,体温急剧升高;药物热则是由于使用某些药物后,身体产生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引起发热。
持续高烧会对身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首先,高温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抽搐等症状。尤其是对于儿童,高热惊厥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大脑造成损伤。其次,持续高烧会使身体的代谢率增加,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导致患者身体虚弱、消瘦。此外,高温还会影响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和肾脏的排泄功能,导致体内代谢废物堆积。
当出现持续高烧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首先,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明确病因。在等待就医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湿毛巾敷额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或者使用退热贴等。同时,要让患者多喝水,以补充因发热而丢失的水分,防止脱水。如果体温过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要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以促进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