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急医疗情况中,开放气道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能确保患者的呼吸顺畅,为后续的救治争取宝贵时间。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开放气道方法。
仰头抬颌法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开放气道方法。施救者将一只手放在患者的前额,用手掌用力向后压,使头部后仰;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患者下颌骨的下方,将下颌向上抬起。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头部和颈部的位置,解除舌根后坠对气道的阻塞。在操作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患者颈部损伤。一般来说,头部后仰的程度以患者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面垂直为宜。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无意识且没有颈部损伤的患者,能够快速有效地开放气道,恢复呼吸。
仰头举颏法也是较为常见的开放气道手段。施救者用一只手的小鱼际肌部位放在患者前额,稍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患者颏部的骨性部分,将颏部向上抬起。此方法与仰头抬颌法类似,但着力点略有不同。它同样是通过使头部后仰来打开气道,防止舌根阻塞气道。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压迫患者的软组织,以免影响气道开放效果。仰头举颏法操作相对简单,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实施,对于一些意识不清的患者可以起到很好的开放气道作用。
托颌法主要用于怀疑患者有颈部损伤的情况。施救者站在患者头部后方,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患者下颌角的后方,将下颌向前上方托起,同时用拇指将患者的下唇拉开。这种方法可以在不移动患者头部和颈部的情况下开放气道,避免因颈部移动而加重可能存在的颈部损伤。在操作时,要确保双手的力度均匀,将下颌稳定地托起。托颌法虽然操作相对复杂一些,但对于颈部可能受伤的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开放气道方法,能够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开放气道。
除了上述徒手开放气道的方法外,还可以使用一些气道辅助工具。例如口咽通气管,它是一种常用的气道辅助装置。将口咽通气管正确放置在患者口腔内,能够防止舌根后坠,保持气道通畅。在放置口咽通气管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型选择合适的型号,并按照正确的方法插入。还有鼻咽通气管,它通过鼻腔插入气道,适用于牙关紧闭等无法使用口咽通气管的患者。使用气道辅助工具可以更有效地开放气道,尤其是在需要长时间维持气道通畅的情况下。
如果患者气道内有异物阻塞,也会导致气道不通畅。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清除气道异物。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可以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用双臂环绕患者腹部,一手握拳,拇指顶住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抓住握拳手,急速拉动双臂,有力地向内、向上冲击患者上腹部,反复多次,直至异物排出。对于无意识的患者,则需要将患者仰卧,进行胸部冲击法等操作。及时清除气道异物是开放气道的重要环节,能够迅速恢复患者的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