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肿瘤指标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它们可以在血液、尿液或其他体液中被检测到,对于肿瘤的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肿瘤指标。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在成人中,AFP升高常见于原发性肝癌,大约70% - 9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会升高,且其水平通常与肿瘤大小、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此外,生殖细胞肿瘤如睾丸癌、卵巢癌等也可能导致AFP升高。同时,一些非恶性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也会引起AFP的轻度升高,但一般不会持续异常升高。临床上,AFP常作为肝癌筛查的重要指标,结合肝脏超声等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
癌胚抗原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都可能升高,如结直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CEA的正常参考值一般小于5ng/ml。在结直肠癌中,CEA水平与肿瘤的分期、预后密切相关,手术后CEA水平下降,若再次升高可能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不过,CEA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癌症,一些良性疾病如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肺部感染等也可能导致CEA轻度升高。因此,CEA不能作为确诊肿瘤的唯一依据,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糖类抗原125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主要用于卵巢癌的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大约80%的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会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肿瘤的分期、病情进展相关。在卵巢癌治疗过程中,监测CA125水平可以评估治疗效果,若CA125水平下降,提示治疗有效;若持续升高,则可能表示肿瘤复发或进展。除了卵巢癌,其他一些疾病如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肺癌等也可能出现CA125升高,此外,月经期、妊娠期以及一些良性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也会导致CA125轻度升高。
糖类抗原19 - 9是一种与胰腺癌、胆管癌、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中,CA19 - 9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大约70%的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 - 9水平会明显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肿瘤的大小、分期相关。CA19 - 9也可用于胰腺癌的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此外,胆管癌、胆囊癌、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以及一些良性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等也可能导致CA19 - 9轻度升高。因此,在解读CA19 - 9结果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前列腺特异抗原是一种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糖蛋白,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诊断和病情监测。正常情况下,血清PSA水平低于4ng/ml。当PSA水平在4 - 10ng/ml之间时,称为灰区,此时需要进一步检查如游离PSA与总PSA的比值、前列腺穿刺活检等以明确是否患有前列腺癌。PSA水平明显升高(大于10ng/ml)时,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较大。不过,一些良性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也可能导致PSA轻度升高。因此,PSA升高不能确诊前列腺癌,需要结合直肠指诊、前列腺超声等检查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