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干燥是导致身上痒的常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功能会逐渐衰退,使得皮肤的保湿能力下降,变得干燥缺水。在秋冬季节,气候干燥,空气湿度低,皮肤的水分更容易流失,从而引发瘙痒。过度清洁皮肤,如频繁使用强力清洁产品或热水洗澡,也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导致皮肤水分散失过快。皮肤干燥引起的瘙痒通常表现为全身性的,尤其是四肢、背部等部位,瘙痒感在夜间可能会加重。

过敏也是身上痒的重要因素。当人体接触到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并启动免疫反应。常见的过敏原包括食物(如海鲜、牛奶、花生等)、药物(如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反应引发的瘙痒通常较为剧烈,可能伴有皮疹、红斑、风团等症状。不同的人对过敏原的反应可能不同,有些人可能只是轻微的皮肤瘙痒,而有些人则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症状,如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
许多皮肤疾病都会导致身上痒。例如,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其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湿疹患者的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伴有剧烈的瘙痒。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覆盖有银白色鳞屑,同时也会伴有瘙痒感。疥疮是由疥螨寄生在皮肤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瘙痒症状在夜间尤为明显,通常发生在皮肤薄嫩的部位,如手指缝、手腕、腋窝等。
一些内科疾病也可能引起身上痒。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会导致皮肤神经末梢受到损伤,从而引起皮肤瘙痒。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也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肝胆疾病患者,如肝炎、胆囊炎等,由于胆汁淤积,胆红素等物质在体内积聚,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
精神因素对皮肤瘙痒也有一定的影响。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会导致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影响皮肤的感觉神经。当人处于精神压力状态下时,身体会分泌一些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这些激素会影响皮肤的血液循环和代谢,进而引发皮肤瘙痒。精神性瘙痒通常没有明显的皮肤病变,但瘙痒感可能会持续存在,并且会随着情绪的波动而加重或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