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体温达到39度时,身体已处于高烧状态,此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缓解症状。首先,要进行物理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敷额头,水分蒸发能带走热量,降低头部温度,减轻不适。一般每15 - 20分钟更换一次毛巾。也可以用温水擦拭身体,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散热。擦拭时间每次10 - 15分钟左右。还可以使用退热贴,它能持续发挥降温作用,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在物理降温的同时,合理使用退烧药是很关键的。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常见的退烧药。服用退烧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时间间隔来使用。比如对乙酰氨基酚,一般每4 - 6小时可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布洛芬通常每6 - 8小时可重复用药一次,每24小时不超过4次。同时,要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果用药后体温没有下降或者出现了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发烧会使身体水分流失加快,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多喝温开水,也可以喝一些淡盐水,以补充因出汗而丢失的电解质。此外,还要注意补充营养。发烧时身体能量消耗较大,应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小米粥、鸡蛋羹、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充足的休息对于身体恢复至关重要。发烧时身体比较虚弱,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对抗疾病。因此,要尽量减少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让自己能更好地入睡。休息时可以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侧卧位,以减轻身体的不适。
在采取了上述措施后,要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要定时测量体温,记录体温的变化情况。如果体温持续不降或者出现了其他异常症状,如呼吸急促、咳嗽加重、精神萎靡、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就医。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描述症状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