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诊断中,舌苔是重要的参考依据,舌苔白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正常情况下,人的舌苔应该是薄白而润的,均匀地平铺在舌面,在舌面中部、根部稍厚。当舌苔出现发白的情况,可能预示着身体内部出现了一些变化。

一些生理性因素会造成舌苔白。比如,晨起时由于夜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舌苔可能会比白天略厚、略白,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进食、刷牙漱口后通常会恢复正常。此外,食用了某些白色食物,像牛奶、酸奶等奶制品,或者糯米、山药等白色的谷物、蔬菜,可能会有食物残渣附着在舌面,导致舌苔看起来发白。还有,喝水过少会使口腔内细菌滋生,也可能引起舌苔白。这些情况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只要注意口腔卫生,调整饮食习惯即可。
许多疾病也会引发舌苔白的症状。感冒初期,尤其是风寒感冒,人体受到寒邪侵袭,肺气失宣,常常会出现舌苔薄白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伴有怕冷、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导致舌苔白的常见原因,当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就会在体内积聚生湿,表现为舌苔白腻。此外,湿气重的人舌苔也多为白色,这类人除了舌苔白,还可能有身体困重、乏力、大便黏腻等表现。
舌苔白的程度不同,所反映的身体状况也有所差异。薄白苔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提示病情较轻,可能只是身体稍有不适,或者是外感初起。如果舌苔白而厚腻,说明体内湿浊较重,可能存在痰湿内蕴、食积不化等问题。而白如积粉的舌苔,多见于瘟疫或内痈等病症,是秽浊湿邪与热毒相结的表现,病情相对较为严重。
对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舌苔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关键。每天早晚认真刷牙,同时用软毛牙刷轻轻刷舌面,以清除食物残渣和细菌。在饮食方面,要避免食用过多生冷、油腻、甜食等容易生湿的食物,多吃一些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红豆、芡实等。对于病理性舌苔白,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比如风寒感冒可服用一些辛温解表的药物,脾胃失调可使用健脾和胃的中药进行调理。
观察舌苔白时要注意正确的方法。最好在自然光线下进行观察,避免在饭后、饮酒后或者服用有颜色的药物后观察,以免影响判断。同时,要结合自身的症状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仅仅依据舌苔白就自行诊断疾病。如果舌苔白的情况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发热、腹痛、呕吐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明确病因,进行准确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