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冒、过敏、气道刺激等。在应对咳嗽时,除了药物治疗,按摩一些特定的穴位也能起到一定的止咳作用。这些穴位分布在人体的不同部位,通过刺激它们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缓解咳嗽症状。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常见且有效的止咳穴位。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它是肺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与肺脏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当肺部受到外邪侵袭或功能失调时,就容易出现咳嗽等症状。刺激肺俞穴可以调节肺部的气血运行,增强肺部的功能,从而达到止咳的效果。
按摩肺俞穴的方法有多种。可以用手指点按,将双手拇指指腹放在肺俞穴上,逐渐用力下压,以穴位处有酸胀感为宜,每次点按持续3 - 5秒,然后松开,重复操作10 - 15次。也可以采用揉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在穴位上做轻柔的环形揉动,频率约为每分钟100 - 120次,每次揉动2 - 3分钟。此外,还可以用艾灸的方法刺激肺俞穴。将点燃的艾条一端对准肺俞穴,距皮肤2 - 3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侧穴位灸10 - 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对于咳嗽伴有发热、气喘等症状的患者,按摩肺俞穴尤为适用。在感冒引起的咳嗽初期,及时按摩肺俞穴可以帮助驱散外邪,减轻咳嗽症状。同时,长期坚持按摩肺俞穴还可以增强肺部的抵抗力,预防咳嗽的反复发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按摩或艾灸肺俞穴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导致皮肤损伤。如果皮肤有破损、感染等情况,则不宜进行按摩或艾灸。
列缺穴位于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它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别走阳明大肠经,具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的作用。当人体感受外邪,肺气不宣时,容易出现咳嗽、头痛、鼻塞等症状。刺激列缺穴可以调节肺经的气血,宣散肺中的邪气,从而缓解咳嗽等不适症状。
按摩列缺穴的操作相对简单。可以用一手拇指指腹按压在另一侧列缺穴上,其余四指放在手腕的另一侧作为支撑。先轻轻按揉穴位,使局部产生酸胀感,然后逐渐加重力度,进行点按,每次点按持续2 - 3秒,重复操作10 - 15次。也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并拢,在列缺穴上进行揉擦,以穴位处发热为度。此外,还可以采用掐法,用拇指指甲掐按列缺穴,力度以能耐受为度,每次掐按3 - 5下。
列缺穴对于外感风邪引起的咳嗽效果显著。在感冒初期,出现咳嗽、流清涕等症状时,及时按摩列缺穴可以帮助发散风寒,减轻咳嗽症状。同时,列缺穴还可以缓解头痛、项强等症状,对于因咳嗽引起的颈部不适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由于列缺穴位于手腕部,便于自我按摩,患者可以随时进行操作。但在按摩时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穴位周围的组织。如果咳嗽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它是手太阴肺经的合穴,属水。在五行学说中,肺属金,金生水,所以尺泽穴有清热润肺、止咳平喘的功效。当肺部有热邪蕴结时,容易出现咳嗽、咳痰黄稠、发热等症状,刺激尺泽穴可以清泻肺中的热邪,滋润肺阴,从而缓解咳嗽症状。
按摩尺泽穴可以用拇指指腹点按。将拇指放在尺泽穴上,垂直用力下压,以穴位处有明显的酸胀感为宜,每次点按持续3 - 5秒,然后松开,重复操作10 - 15次。也可以采用揉法,用拇指在穴位上做环形揉动,频率约为每分钟80 - 100次,每次揉动2 - 3分钟。此外,还可以用拍打法刺激尺泽穴。将手掌微微弯曲,呈空心状,轻轻拍打尺泽穴所在部位,每次拍打10 - 15下,以局部皮肤微微发红为度。
对于肺热咳嗽的患者,按摩尺泽穴效果较好。在咳嗽伴有发热、口干、咽痛等症状时,通过按摩尺泽穴可以起到清热泻火、润肺止咳的作用。同时,尺泽穴还可以调节心经的气血,对于因情绪紧张、焦虑等因素引起的咳嗽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尺泽穴所在部位肌肉相对较薄,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如果穴位处有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则不宜进行按摩。
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它是任脉上的穴位,与肺、咽喉等部位密切相关。天突穴具有宽胸理气、化痰止咳的作用。当肺气不利,痰液阻滞时,容易出现咳嗽、气喘、咽喉异物感等症状。刺激天突穴可以调节气机,通畅气道,促进痰液的排出,从而缓解咳嗽症状。
按摩天突穴时,要注意手法的轻柔。可以用食指或中指指腹轻轻按压天突穴,先向下按压,然后向里按揉,以穴位处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持续3 - 5秒,重复操作10 - 15次。也可以采用揉法,用指腹在穴位上做环形揉动,频率约为每分钟60 - 80次,每次揉动2 - 3分钟。此外,还可以用热敷的方法刺激天突穴。将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天突穴上,每次热敷15 - 20分钟,以局部皮肤温热舒适为度。
天突穴对于咳嗽伴有气喘、胸闷等症状的患者效果显著。在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引起的咳嗽发作时,按摩天突穴可以帮助缓解气道痉挛,减轻气喘症状。同时,天突穴还可以缓解咽喉部的不适,对于因咽炎等疾病引起的咳嗽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由于天突穴位于颈部重要部位,按摩时要避免用力过猛,以免压迫气管影响呼吸。如果患者有颈部疾病或其他不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按摩。
膻中穴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它是八会穴之一,气会膻中,具有调理气机、宽胸理气的作用。当人体气机不畅时,容易出现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刺激膻中穴可以调节全身的气机,促进气血的运行,从而缓解咳嗽等不适症状。
按摩膻中穴可以用拇指或掌根进行。将拇指指腹或掌根放在膻中穴上,先轻轻按揉,使局部产生酸胀感,然后逐渐加重力度,进行点按,每次点按持续3 - 5秒,重复操作10 - 15次。也可以采用揉法,用掌根在穴位上做环形揉动,频率约为每分钟80 - 100次,每次揉动3 - 5分钟。此外,还可以用擦法刺激膻中穴。将手掌放在膻中穴上,做上下或左右的快速擦动,以局部皮肤发热为度。
膻中穴对于因情绪因素引起的咳嗽有较好的效果。当人们情绪低落、焦虑、生气时,容易导致气机郁结,出现咳嗽症状。通过按摩膻中穴可以调节情绪,舒缓气机,从而减轻咳嗽症状。同时,膻中穴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对于咳嗽伴有心悸、气短等症状的患者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在按摩膻中穴时,要注意避开女性经期和孕期,以免引起不适。如果胸部有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则不宜进行按摩。
在使用穴位止咳时,要根据咳嗽的具体症状和病因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按摩。同时,穴位按摩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如果咳嗽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希望大家通过了解这些止咳穴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咳嗽问题,保持呼吸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