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出现低烧情况时,家长们不必过于惊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首先,要正确判断孩子是否真的处于低烧状态。一般来说,孩子的正常体温在36℃ - 37.3℃之间,当体温在37.5℃ - 38℃时属于低烧。不过,孩子的体温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运动、进食、穿衣过多等。所以,在测量体温时,要让孩子安静休息半小时后再测,并且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如腋下测量要夹紧体温计5 - 10分钟。如果孩子精神状态良好,没有其他明显不适症状,可先进行居家观察。

物理降温是处理孩子低烧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可以用湿毛巾给孩子敷额头,水温以32℃ - 34℃为宜,每隔15 - 20分钟更换一次。还可以用温水擦拭孩子的身体,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另外,也可以给孩子洗个温水澡,水温控制在37℃左右,洗澡时间不宜过长,10 - 15分钟即可。但要注意洗澡后及时擦干身体,避免着凉。同时,让孩子适当减少衣物和被子,利于散热,但也要注意室内温度,防止孩子再次受寒。
孩子低烧时,身体会通过皮肤和呼吸散失较多水分,因此及时补充水分非常重要。可以让孩子多喝温开水,少量多次饮用,这样既能补充水分,又能促进尿液排出,带走体内的热量和毒素。如果孩子不愿意喝白开水,也可以适当喝一些鲜榨的果汁,如苹果汁、橙汁等,但要注意稀释,避免糖分过高。此外,还可以给孩子喝一些米汤,不仅能补充水分,还能提供一定的能量。
在孩子低烧期间,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可以给孩子吃一些米粥、面条、软米饭等主食,搭配一些新鲜的蔬菜,如西兰花、胡萝卜、菠菜等。避免给孩子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同时,要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可以选择一些优质的蛋白质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等,但要注意烹饪方式,尽量采用清蒸、水煮等方式。另外,孩子的饮食要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在孩子低烧期间,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食欲、睡眠等情况。每隔1 - 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如果孩子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8.5℃,或者出现精神萎靡、哭闹不止、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发展,如果低烧持续时间超过3天,也需要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