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只有一个肝脏。肝脏是人体至关重要的器官,位于右上腹部,隐藏在右侧膈下和肋骨深面。它呈不规则的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扁薄。肝脏的主要功能是代谢、解毒、合成和分泌胆汁等。从代谢角度来看,它能对糖类、脂肪、蛋白质等进行合成、分解和转化,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例如,将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储存起来,在身体需要时再分解为葡萄糖供能。在解毒方面,它能将体内的有毒物质进行转化,降低其毒性,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它被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右叶大而厚,左叶小而薄。肝脏表面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被膜深入肝实质,将肝实质分成许多肝小叶。肝小叶是肝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中央有一条中央静脉,周围是呈放射状排列的肝细胞索和肝血窦。肝血窦内有 Kupffer 细胞,具有吞噬功能,能清除血液中的细菌、异物等。此外,肝脏还有丰富的血管系统,包括肝动脉和门静脉,肝动脉为肝脏提供氧气,门静脉则将来自胃肠道的富含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肝脏进行加工处理。
肝脏的功能对人体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物质代谢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糖类代谢,它还参与脂肪代谢,能将脂肪合成脂蛋白,运输到其他组织利用。在蛋白质代谢中,肝脏能合成多种血浆蛋白,如白蛋白、凝血因子等。肝脏的解毒功能更是保障了身体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例如,药物、酒精等进入人体后,大部分要经过肝脏的代谢转化,降低其毒性。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胆汁中的胆盐能乳化脂肪,增加脂肪与脂肪酶的接触面积,促进脂肪的分解和吸收。
多种因素会影响肝脏的健康。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常见因素之一,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细胞受损,引发酒精性肝病,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高糖、高脂肪饮食会使肝脏脂肪堆积,形成脂肪肝。病毒感染也是危害肝脏的重要原因,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它们会侵袭肝细胞,导致肝细胞炎症、坏死。此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接触有毒化学物质、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等也会对肝脏造成损害。例如,一些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可能会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保护肝脏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在饮食上,应保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也有助于维持肝脏健康,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代谢功能,减少脂肪在肝脏的堆积。避免滥用药物,如需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肝脏的异常情况。例如,通过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等检查项目,能早期发现肝脏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